書法家的故事

點我下載"書法家的故事"文件壓縮檔

回上頁

 

鄭板橋

鄭板橋為清代知名的書畫家,詩詞能力更佳,常有絕妙好辭令人歎服。一位鹽商為了巴結京裡來的大官,心想:『若能請知名的鄭板橋才子寫副六尺大對聯,必定光彩異常。』因此就當面向鄭板橋提及此事,鄭板橋開價一千兩,鹽商為了要節省開銷,要鄭板橋打五折。鄭板橋二話不說,當場提筆就寫,寫出了上聯:『龍虎山中真宰相』,就給了鹽商,商人看了作品氣勢不凡,句子也又好,十分高興,連忙就問下聯?鄭板橋不慌不忙的說:『跟你說好是一千兩,你錢只給一半,所以字也寫給你一半就好!』鹽商求墨寶心切,不得已只好乖乖地再奉上另外五百兩。鄭板橋於是繼續寫了下聯:『麒麟閣上活神仙』。最後兩方都高興地譜下了這段佳話。

 

智永

智永禪師擅長楷書、草書,能傳王羲之的風範,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,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,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係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,人來人往絡繹不絕,門檻都被踩壞了,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,人們就笑稱為『鐵門限』。智永和尚為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第七世孫,他曾經在永欣寺裡,閉門習書三十年,每天從不間斷地臨摹王羲之的字帖,時間久了,硯台磨凹了,禿筆也積了五大簏,後來將這五大簏埋作“退筆塚”。另外向智永索書者多到踏穿木門檻,後來不得不用鐵皮把它裹起來。晚年智永用真、草兩體寫了一千多本千字文,並從中挑選優者八百本,分送給浙東的各寺院。

 

趙孟頫

趙孟頫(西元1254~1322年),字子昂,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。四世祖名伯圭,是南宋孝宗的哥哥,賜宅於湖州,此後,他們這支子孫變成湖州人。宋亡,他曾經歸隱,後來於元世祖至祖二十四年奉詔入朝,擔任奉訓大夫兵部郎中,歷官翰林學士奉旨,榮祿大夫。死後追封魏國公。 
趙孟頫在藝術方面不論書、畫都以復古為開新的,他在宋人強調個人主義抒情之後,力求恢復晉、唐的筆法,不但復古,而且開新,是以復古為手段的變古人物。他所學極多,無論真、行、草各體,凡古人的書法無所不學,並將其長處加以吸收融會。他不僅力追魏、晉以來的規矩法度,並且繼承宋人的金石學,復興篆、隸、章草。尤其章草的筆法,自宋以後中絕,經他的倡導,才告復興。根據明初宋濂的敘述,趙孟頫早歲臨摹宋高宗的書法,中年後師法鍾繇與 王羲之、獻之父子,晚年又學李邕的筆法。由這段歷程來看,他早年仍囿於時代而不脫宋人的範圍,直到中年以後,才上溯鍾、王,得晉人的法度。晚年則已由復古逐漸融會貫通,力求新面目,參用李邕的筆法,不再拘泥鍾、王古法而力求改變的明顯徵兆。但由於他的筆法精熟,所以後人對他的批評也集中在「圓熟」上面─批評他的字「姿媚」、「時有俗筆」。但他在書法史上由變古而復古的關鍵地位,卻是無庸置疑的。

 

董其昌

董其昌(公元1555-1636),字玄宰,號思白,香光居士,華亭人(今上海松江)。萬厝十七年(1589) 中進士,改庶吉士,授編修,充講官,後督湖廣學政,以後拜疏求去。又起山東副使,登某兵傋,河南參政皆不赴。明光宗立,召為太常少卿,掌國子司業事,天啟二年(1622)擢本寺卿,兼侍讀學士,當時太監掌權,朝政紊亂,董其昌深自引遠,請告歸,贈太子太傅,諡文敏。 
董其昌天才俊逸,少小即負盛名,擅畫山水,追溯董源、巨然、米芾的畫風,也以元四大家的倪瓚、黃公望為宗。講究筆墨韻致。董其昌以禪法論畫,分南北宗,推崇南宗為正統,對後世影響非常大。明代的書法,松江一派,自沈度、沈粲領袖書壇之後,逐漸被吳派所取而代之,到了董其昌,吳派衰微,松江派才又超越諸家,名聞天下。董其昌在世時,尺素短札,流佈人間,人們爭相搶購珍藏。 
董其昌自敘,學習書法在十七歲左右,初學顏真卿「多寶塔」,又改學虞世南,以為唐人書法不如魏晉,因此上溯至「黃庭經」及鍾繇的「宣示帖」等。三年之後,「自謂適古,不復以文徵仲,祝希哲置之眼角。」但董其昌始終覺得對於書法神理,還有未到處,只是徒具表象而已。後逝嘉典、盡觀大收藏家項子京的家藏真蹟,對於書法才有了進一步的領悟。他的書法也還參雜了宋人的精神,也參照了元代趙孟頫的筆法,可以說是晚明書法上的一位集大成者。董其昌的書法在明末清初影響非常大,康熙皇帝也特別喜愛董其昌書法。 

 

趙孟頫

趙孟頫,字子昂,號松雪道人,是宋代皇室後裔,浙江吳興人。生於宋理宗寶祐二年(1254)。卒於元英宗至治二年(1321)年。他十四歲就蔭補了父親的官職,親於詩文書畫,到南宋滅亡,原準備退隱鄉間,但是文名太盛,被元世祖徵召,出任重要的官職,官至翰林學士,追贈魏國公。趙孟頫的詩文非常有名,繪畫也開創了元代的新畫風,對整個元代的藝術有極大的影響。 
趙孟頫的書法更是元代最重要的一人,他總結了宋以來書法的成就,結合了楷與行書,直追東晉王羲之的筆法,創造了一種端正而又華美的書風。他在書法上用功非常,對於自已喜歡的文學作品,常常一遍一遍臨寫,他一生受羈於官場的拘束,在繪畫詩文上卻表現出對田園自然的嚮往,對退隱自在生活的極度渴望,蘇東坡的詩文赤壁賦,正好是趙孟頫心事的一種投射,他以渴慕之心寫前後赤壁賦,在點捺之間寄托了對古代前輩的尊敬,也流露了對赤壁賦中領悟生命的情懷一種久遠的孺慕。 
趙孟頫用筆線條非常細緻講究,必須要細看他線條宛轉處的細節,才能體會他書法中蘊蓄的精神所在。他在中國書法家中是特別講究形式美的一人,筆筆都在用心結構線條,是功力派的大書法家。

 

歐陽詢

唐代傑出的書法家歐陽詢(五五七∼六四一),字信本,潭州臨湘(今湖南長沙)人。官至太子率更令,弘文館學士,封渤海縣男,擅長真、草、隸、篆各體書法,尤精於楷書,筆勢險勁,意態俊逸,被後世學者稱為歐體。 
歐陽詢的書法早在隋朝就已聲名雀起,遠揚海外。進入唐朝,更是人書俱老,爐火純青。但歐陽詢自己卻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,依然讀碑臨帖,精益求精。 

有一次,歐陽詢外出遊覽,在道旁見到一塊西晉書法家-索靖所寫的章草石碑,看了幾眼,覺得寫得一般。但轉念一想,索靖既然是一代書匠,那麼他的書法定會有自己的特色。我何不看個水落石出。於是佇立在碑前,反覆地觀看了幾遍,才發現了其中精深絕妙之處。歐陽詢坐臥於石碑旁摸索比劃竟達三天三夜之久。歐陽詢終於領悟到索靖書法用筆的精神所在,因而書法亦更臻完美觀止。

 

虞世南

虞世南(五五八-六三八),字伯施,越州餘姚(今屬浙江)人。官至秘書監,封永興縣子,人稱虞永興。能人辭,工書法,親承智永傳授,妙得其體。所寫圓融遒逸,柔中帶剛,與歐陽詢、褚遂良、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。 

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,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方法。他認為,只要姿勢正確,手腕輕虛,即使是粗紙,禿筆,信手拈來也能揮灑自如,別出新意。 
相傳有一次,唐太宗把虞世南召來說:「朕近日來,已命人將大明宮的巨幅屏風裝飾一新。你才思敏捷,書法精妙,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傳用工楷寫在屏風之上。」唐太宗邊說著便拿出稿本,把這些烈女的主要事跡一一介紹給虞世南聽。虞世南聽完聖意,來到大明宮,憑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,一邊揮毫,一邊構思,在屏具上寫了起來。為了保持臉部與屏面平行,虞世南忽而墊凳而上,忽而又棄凳蹲下,筆法純熟,姿態穩健。只花了一晝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務。虞世南寫畢屏風,猶無倦意,細心校閱一過,竟一字不誤,一筆未改! 
虞世南博學多才,德高望重,太宗以其「德行、忠直、博學、文辭、書翰」曰五絕。學書於智永,得其精傳。 
其書近法智永,算是二王之遠親,又偏工行草,得於南帖特多。其隸、行、草皆妙,但流傳書跡甚少,正書僅孔子廟堂碑,行書有汝南公主墓誌銘,草書則有積時帖為代表。

 

張旭

字伯高、蘇州吳人,聞名於玄宗開元、天寶間,和賀知章是好朋友,顏真卿少年時曾拜他為師。官至長史,世稱「張長史」,任性豪放,不拘細節,好酒嗜書,大醉時呼叫狂走,甚至「以顱墨而書」,時稱「張顛」。唐文宗時,以李白歌詩,斐旻劍舞,張旭草書為三絕,可明白他的造詣。 
張旭的草書自成一格,而奠基精楷,得歐、虞、褚之精,取法初唐諸家,故其書狂縱而不踰法度,古勁絕倫,為世所歎服,兼能取眾美,以楷書為本,更出已意,乃有空前之成就。 伯高傳世的書跡有郎官石記﹝正書﹞,戲鴻堂帖所收之秋深帖、步虛詞;尚有悲清秋賦、肚痛帖等,以古詩四帖墨跡為代表。 
有人說他粗魯,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。其實他很細心,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,都能啟發寫字。偶有所獲,即熔冶於自己的書法中。 
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隻字,都視若珍品,世襲真藏。那時候,張旭有個鄰居,家境貧困,聽說張旭性情慷慨,就寫信給張旭,希望得到他的資助。張旭非常同情鄰人,便在信中說道: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,要價可上百金。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,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。鄰人高興地回到家,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。當時人們把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詞,斐旻的劍舞合稱三絕。